东莞医疗废物管理的痛点与翼思维医废系统带来的革新

发布:2024-06-18 09:58

东莞市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其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与日俱增,给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将探讨东莞市医疗废物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特别关注医废收运管理系统在此过程中的应用与优化。


一、东莞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

1.1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与医疗废物产生量

东莞市拥有33个镇街(园区),截至2021年,全市已发证的医疗卫生机构共有3770家,其中医院1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9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251家。2012年至2019年,医疗废物产生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长幅度在2.2%至7.9%之间。2020年,受疫情影响,涉疫医疗废物产生量剧增,但由于大部分小型医疗卫生机构处于停诊状态,常规医疗废物产生量有所减少,总体与2019年持平。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涉疫医疗废物产生量对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形成冲击,全年医疗废物产生量比2020年增长38.3%。


1.2 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东莞市共建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1家,由东莞市安德宝医疗废物环保处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处置能力总计30吨/日,2022年9月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至36吨/日,基本能满足非特殊期间的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

特殊时期以来,医疗废物产生量大幅增加,超出现有处置能力,需通过应急处置方式交由其他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或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置。随着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涉疫医疗废物处置将成为日常需求,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显得尤为紧迫。

2.2 医疗废物收运频次问题

现行收运频次难以达到法规要求,主要受限于运营成本,特别是在医疗机构营业时间灵活的情况下,频繁出现“跑空车”现象,增加了运营压力。

2.3 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管理与安全防范意识

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管理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导致医疗废物存放混乱,登记台账不清,甚至将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中。

三、改进对策与翼思维医废系统的应用

3.1 推动医疗废物处置二期项目建设

鉴于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缺口,建议推动医疗废物处置二期项目建设,综合分析人口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因素,合理设置处置规模,确保在特殊情况下,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工作仍能有序开展。

3.2 探索开展“双轨制”收运模式

借鉴翼思维医废收运管理系统成功案例,探索“统一上门+小箱进大箱”或“统一上门+定时定点”的“双轨制”收运模式,以解决医疗废物收运频次难题。翼思维医废收运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程动态追踪,有效规范了医疗废物内部管理,提升了信息化水平。

3.3 加强业务宣传指导与信息化管理

翼思维医废收运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医疗废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提升了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理效率和安全性。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废物处理情况,实现废物的多维度监管,同时,系统具备安全事件追溯功能,能够迅速追溯到事件的具体情况和责任人,为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提供支持。


3.4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平台

建议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平台,实现从医疗卫生机构审批到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以实时监控和随时追溯,加强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执法工作的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引入翼思维医废收运管理系统结合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医疗废物管理将朝着更加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有效应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挑战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上一篇
翼思维科技推出医疗废物收运管理系统,引领行业智能时代
下一篇
医疗废物与涉疫垃圾的处置能力如何提升?